新闻活动
◇
在孔子故里曲阜的苍穹之下,一座以竹简为幕、礼序为轴的建筑群正悄然生长。
同圆设计团队以“九宫格”重构《考工记》营城智慧,将庑殿顶的庄严、盝顶的包容、单坡顶的谦逊凝练于同一时空。15米通高的国学大厅内,劈竹成简的穿孔铝板幕墙投射着“虚怀若谷”的光影密码;三进院落通过连廊编织着研学叙事,智能隔断系统在“学”“礼”“居”场景中自由切换。
当钢桁架托起庑殿顶的东方脊梁,当太阳能激活竹简幕墙的光影叙事,这座建筑群正以技术理性,为千年儒风注入永续的生命力。
01
项目概况及方案设计
项目依托曲阜儒家文化特色优势,以“传统文化传播、中外青少年交流、中小学研学实践”为主题,积极探索文化、旅游、教育三大领域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结合项目总体策划与建设时序要求,本案的总体规划确定为“三区两轴”的框架结构。
建筑布局中
对中国古代规划思想的反映
参考《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的记载,在建筑组群布置中进行了适度借鉴。将一期用地按九宫格的大致形制进行划分;中心与四个角部的方格设置建筑体量,其余空隙则形成了建筑之间的室外庭院。
《考工记》中划分场地 场地九宫格划分场地
功能组织中对传统礼制的尊重
研学营地各个功能体块沿轴线进行了比较明显的分级处理,由北向南分为“学”、“礼”、“居”三个不同的功能组团。北侧的研学区对外联系便捷,可以独立承接会议接待、企业培训及素质教育的短期活动。国学大厅作为整个研学中心的核心,是举行开营典礼和名人讲坛的重要场所。居住区域位于南侧,位置安静,空间更加私密。餐饮楼位于研学营地东南角,与宿舍毗邻,同时与东侧的“孔子六艺园”、“大成之道”等户外活动区联系便捷。
庭院空间设计中
对中国传统园林造景的借鉴
在建筑组群中,通过建筑、墙体、廊道的组合与穿插构建出了形态各异、功能复合、空间丰富的庭院空间。连廊是连接各个院落的纽带,将各个独立的院落串联成一个完整而有逻辑的闭合动线,从而使建筑与庭院的整体场景转换成为被精心编织的叙事情节。
功能性与历史性相结合的坡屋顶设计
研学营地遵循曲阜的城市风貌,沿用传统坡屋顶肌理,塑造典雅端庄的建筑形象,建构简朴儒风的建筑组群。
国学大厅是整组建筑的核心,其屋顶借鉴了我国古代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庑殿顶形式,从而加强了建筑在场所中的统治性。研学中心北侧研学区使用比较典型的盝顶形式,对应了三层通高的剧场和研学大厅的功能需求。接待大厅采用单坡顶,深远的檐口出挑,平缓的坡面,展示出平和而从容的姿态。
以现代建筑语言传达地域文化的立面表现
建筑立面以灰白色涂料为主要色彩基调,符合曲阜白墙灰瓦的城市色彩要求。上部屋顶以灰色金属展示传统屋面的意向。
国学大厅的主墙面采用了两层高的玻璃幕墙加铝合金穿孔板外挂幕墙的组合。穿孔板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被从中劈开的竹子的形态,传达着“竹外直中通,襟怀若谷,曰虚怀”的文化语境。连续排开的弧形竹片犹如巨大的无字竹简,产生了强烈的视觉震撼。
空间序列在研学场景中的引导
与外部形态的文化表达相比,建筑内部空间的营造对研学课程设置和研学体验更加重要,不同功能空间应传达出不同的场所感。
有朋自远方来,“如沐儒风”
景观设计的整体构思依托于本项目的三大定位,其分别为传统文化研学的场地功能定位;前庭后院,九宫格布局的汉唐建筑风格定位;以及具有浓厚儒家文化的项目区位背景定位。基于对本项目三大定位的充分解读,以“如沐儒风”作为核心设计理念,对应其不同空间功能属性,形成三进礼序空间主题,其分别为:
·一进空间,北入口,迎宾空间——乐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二进空间,研学庭院,研学空间——吾师,子曰与思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进空间,宿舍后院,休憩空间——三省,吾日三省吾身;
设计亮点
北入口LOGO景墙,是以斗拱和栋梁为设计母题演绎而成的,以呼应大国栋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主题;
沿建筑周边,结合儒家孔子周游列国趣事而形成的研学跑道;
呼应传统文化研学主题的“萌娃研学”系列的标识VR设计。
02
设计细节
国学大厅金属屋面的构造方式
本项目均按照重点设防类抗震设计,抗震等级为二级,大跨度处抗震等级提高为一级。项目均为钢结构坡屋面式建筑,其中国学大厅为相互垂直的钢桁架式坡屋面,并设有水平支撑。国学大厅及研学中心均存在局部单层通高15m左右的情况,通高柱均采用包络设计。
金属屋面构造
国学大厅桁架示意图
给水采用市政直供和变频供水,污废分流制,公寓内生活热水采用太阳能+燃气炉集中热水系统,室外消火栓由市政给水环状管网直供,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淋灭火系统采用临时高压制,国学大厅设置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系统。
热水系统图
空调冷热源由地下车库能源站提供,空调冷热水系统采用机械循环两管制,一级泵变流量运行,根据末端压差控制循环水泵运行。国学大厅设置低温地板敷设供暖系统;高大空间区域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空调机组设置于专用机房内。气流组织形式为侧送侧回,侧送风口采用喷口送风,侧回风口采用单层百叶回风。
国学大厅空调平面图
项目采用更加节能的先进技术,公寓热水采用太阳能+燃气炉集中热水系统,上行下给式,全日制机械循环,太阳能集热器设计使用寿命高于15年,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效率η≥42。
太阳能+燃气炉集中热水原理图
03
结语
当孩子们奔跑在孔子周游列国的趣味跑道时,当研学课堂在可变剧场与竹简幕墙的光影中共振时,曲阜的故事正以建筑之名,书写着文化自信的现代注脚。这或许正是当代建筑师的历史使命——让千年儒风在钢结构与参数化设计中,绽放超越时空的艺术光辉。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新作丨当现代设计对话千年儒风:中华传统文化国际研学实践教育营地(一期)
◇
在孔子故里曲阜的苍穹之下,一座以竹简为幕、礼序为轴的建筑群正悄然生长。
同圆设计团队以“九宫格”重构《考工记》营城智慧,将庑殿顶的庄严、盝顶的包容、单坡顶的谦逊凝练于同一时空。15米通高的国学大厅内,劈竹成简的穿孔铝板幕墙投射着“虚怀若谷”的光影密码;三进院落通过连廊编织着研学叙事,智能隔断系统在“学”“礼”“居”场景中自由切换。
当钢桁架托起庑殿顶的东方脊梁,当太阳能激活竹简幕墙的光影叙事,这座建筑群正以技术理性,为千年儒风注入永续的生命力。
01
项目概况及方案设计
项目依托曲阜儒家文化特色优势,以“传统文化传播、中外青少年交流、中小学研学实践”为主题,积极探索文化、旅游、教育三大领域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结合项目总体策划与建设时序要求,本案的总体规划确定为“三区两轴”的框架结构。
建筑布局中
对中国古代规划思想的反映
参考《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的记载,在建筑组群布置中进行了适度借鉴。将一期用地按九宫格的大致形制进行划分;中心与四个角部的方格设置建筑体量,其余空隙则形成了建筑之间的室外庭院。
《考工记》中划分场地 场地九宫格划分场地
功能组织中对传统礼制的尊重
研学营地各个功能体块沿轴线进行了比较明显的分级处理,由北向南分为“学”、“礼”、“居”三个不同的功能组团。北侧的研学区对外联系便捷,可以独立承接会议接待、企业培训及素质教育的短期活动。国学大厅作为整个研学中心的核心,是举行开营典礼和名人讲坛的重要场所。居住区域位于南侧,位置安静,空间更加私密。餐饮楼位于研学营地东南角,与宿舍毗邻,同时与东侧的“孔子六艺园”、“大成之道”等户外活动区联系便捷。
庭院空间设计中
对中国传统园林造景的借鉴
在建筑组群中,通过建筑、墙体、廊道的组合与穿插构建出了形态各异、功能复合、空间丰富的庭院空间。连廊是连接各个院落的纽带,将各个独立的院落串联成一个完整而有逻辑的闭合动线,从而使建筑与庭院的整体场景转换成为被精心编织的叙事情节。
功能性与历史性相结合的坡屋顶设计
研学营地遵循曲阜的城市风貌,沿用传统坡屋顶肌理,塑造典雅端庄的建筑形象,建构简朴儒风的建筑组群。
国学大厅是整组建筑的核心,其屋顶借鉴了我国古代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庑殿顶形式,从而加强了建筑在场所中的统治性。研学中心北侧研学区使用比较典型的盝顶形式,对应了三层通高的剧场和研学大厅的功能需求。接待大厅采用单坡顶,深远的檐口出挑,平缓的坡面,展示出平和而从容的姿态。
以现代建筑语言传达地域文化的立面表现
建筑立面以灰白色涂料为主要色彩基调,符合曲阜白墙灰瓦的城市色彩要求。上部屋顶以灰色金属展示传统屋面的意向。
国学大厅的主墙面采用了两层高的玻璃幕墙加铝合金穿孔板外挂幕墙的组合。穿孔板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被从中劈开的竹子的形态,传达着“竹外直中通,襟怀若谷,曰虚怀”的文化语境。连续排开的弧形竹片犹如巨大的无字竹简,产生了强烈的视觉震撼。
空间序列在研学场景中的引导
与外部形态的文化表达相比,建筑内部空间的营造对研学课程设置和研学体验更加重要,不同功能空间应传达出不同的场所感。
有朋自远方来,“如沐儒风”
景观设计的整体构思依托于本项目的三大定位,其分别为传统文化研学的场地功能定位;前庭后院,九宫格布局的汉唐建筑风格定位;以及具有浓厚儒家文化的项目区位背景定位。基于对本项目三大定位的充分解读,以“如沐儒风”作为核心设计理念,对应其不同空间功能属性,形成三进礼序空间主题,其分别为:
·一进空间,北入口,迎宾空间——乐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二进空间,研学庭院,研学空间——吾师,子曰与思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进空间,宿舍后院,休憩空间——三省,吾日三省吾身;
设计亮点
北入口LOGO景墙,是以斗拱和栋梁为设计母题演绎而成的,以呼应大国栋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主题;
沿建筑周边,结合儒家孔子周游列国趣事而形成的研学跑道;
呼应传统文化研学主题的“萌娃研学”系列的标识VR设计。
02
设计细节
国学大厅金属屋面的构造方式
本项目均按照重点设防类抗震设计,抗震等级为二级,大跨度处抗震等级提高为一级。项目均为钢结构坡屋面式建筑,其中国学大厅为相互垂直的钢桁架式坡屋面,并设有水平支撑。国学大厅及研学中心均存在局部单层通高15m左右的情况,通高柱均采用包络设计。
金属屋面构造
国学大厅桁架示意图
给水采用市政直供和变频供水,污废分流制,公寓内生活热水采用太阳能+燃气炉集中热水系统,室外消火栓由市政给水环状管网直供,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淋灭火系统采用临时高压制,国学大厅设置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系统。
热水系统图
空调冷热源由地下车库能源站提供,空调冷热水系统采用机械循环两管制,一级泵变流量运行,根据末端压差控制循环水泵运行。国学大厅设置低温地板敷设供暖系统;高大空间区域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空调机组设置于专用机房内。气流组织形式为侧送侧回,侧送风口采用喷口送风,侧回风口采用单层百叶回风。
国学大厅空调平面图
项目采用更加节能的先进技术,公寓热水采用太阳能+燃气炉集中热水系统,上行下给式,全日制机械循环,太阳能集热器设计使用寿命高于15年,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效率η≥42。
太阳能+燃气炉集中热水原理图
03
结语
当孩子们奔跑在孔子周游列国的趣味跑道时,当研学课堂在可变剧场与竹简幕墙的光影中共振时,曲阜的故事正以建筑之名,书写着文化自信的现代注脚。这或许正是当代建筑师的历史使命——让千年儒风在钢结构与参数化设计中,绽放超越时空的艺术光辉。
相关资讯
新作丨漫步花园社区,体悟全新人居:济南仁恒高新公园世纪项目
新作丨木槿昔年,浮生未歇:济南高新区贤文三期木槿园景观设计
新作丨市集型商业综合体:岚山官山大院
新作丨A.R.K.创新工坊:烟台莱山区桐林路8号改造
新作 | 全国首家海陆空综合救援三甲医院:深圳宝安空海救援医院